【保法新“枫”景】亲情裂痕遇司法暖阳 保康法院双案联办守护拆迁背后的亲情天平-j9九游会官网

【保法新“枫”景】亲情裂痕遇司法暖阳 保康法院双案联办守护拆迁背后的亲情天平

2025-03-26 10:57
来源: 保康县人民法院
作者: 梁丽娟    浏览: 186

当拆迁补偿引发亲情纠葛,法院如何以司法暖阳架起法律与亲情的桥梁?近日,保康法院马良法庭联合执行局通过“立审执调”一体化工作机制,成功化解了一起交织着财产分割与赡养义务的复杂家事纠纷,不仅高效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争议,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,也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与温度,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
一、案情回顾

拆迁补偿引发亲情风暴

年近八旬的赵某育有子女三人,分别是长子周大、次子周二与女儿赵三,赵某与周大、周二系继父子关系。妻子去世后,赵某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。之后,赵三出嫁,户口也迁出了本村;周大和周二先后在别处购置房产,赵某独自留守。

2023年,以赵某为户主的家庭因保康某工业园区项目拆迁获得80余万元补偿款。周二因财产分割问题未能与父、兄达成一致而诉至法院,法院依法判决其分得20余万元。然而,案件执行期间,赵某又以子女未尽赡养义务为由将三名子女诉至法院。

二、法庭破局

双案联办修复亲情裂痕

两起纠纷既涉及家庭共有财产分割,又涉及赡养义务履行,相互交织、互为因果。承办法官敏锐发现两案关联性,遂联合执行局通过“立审执调”一体化工作机制,将财产分割案与赡养纠纷案合并处理,试图促进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,既保障生效裁判权威,又为后续赡养义务履行奠定基础。

法理融合守护亲情回归

在调解过程中,承办法官从情理法多角度入手,耐心倾听各方意见,逐步厘清纠纷症结。针对补偿款分割问题,向当事人详细讲解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等关于共有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;针对赡养问题,从亲情伦理角度出发,引导子女换位思考:“拆迁款是父亲半生心血的凝结,赡养义务更是人性良知的底线”。最终,经过承办法官多次沟通与协商,三名子女达成一致意见:周二分得补偿款相应份额,同步缴纳7万余元赡养费;赵某继续居住安置还建房,由周大与赵三就近照顾其生活起居,确保赵某能够安享晚年。

法治不在云间之上,而在人心之间。此次双案联办,不仅是保康法院“立审执调”一体化解纷机制的成功实践,更是保康法院践行为民初心的有力见证。今后,保康法院将始终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的工作理念,不断创新工作机制,持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,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成为传递法治温度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鲜活范例。

 


 


网站地图